※參與者可獲得小花盆一只、小草花一株※
楊逵的文學生涯,跨越戰前與戰後,在台中定居長達五十年,因此,台中文學館開館的首檔主題展,以「關不住的春光──普羅作家楊逵特展」為題,深具意義。而本活動的企劃緣起,正是扣緊楊逵主題展,以更活潑、動態、親民的形式,呈現給市民,以及熱愛文學的朋友們。
楊逵在台中期間,包括二戰末期的首陽農園,戰後初期的一陽農園,經常擠滿人潮。楊逵與台中青年,攜手從事政治、社會、文化、文學、戲劇運動,青年們來到他的農園暢談文學與時事,排練戲劇《怒吼吧!中國》。談著談著,肚子餓了,大家就在楊逵家裡隨便用餐。飯菜不夠,楊逵就到園子裡採摘各種野菜,熬煮一大鍋「野菜粥」;碗碟不夠,就以種花用的花盆,將洞口糊上,清洗乾淨,即使來了十幾二十人,也都沒有問題。
「野菜宴」是楊逵待客的盛情,也是普羅文學家/文化運動者簡樸生活的具現。楊逵的生活不僅是簡樸,甚至是困窘的,經常只能買「紙袋米」,然而,他從不以貧窮為恥。朋友們來訪,有什麼吃什麼,即使粗茶淡飯,即使野菜多於米粒,他都處之泰然,不曾感到羞恥,客人們也都大口吃喝,不曾客氣。
本活動之所以定名為「楊逵野菜宴,大家來鬥陣」,正是要體現普羅作家如何開放他的書房,敞開他的心靈,與青年們共同學習、共勞共食的精神,強調「分享」的概念。
臺中文學.春光行腳
臺中文學館,是臺中城市文學精靈的聚合寶地,見證了臺中市豐茂紛麗的文學花實。
今夏(2016),臺中文學館將正式開館,面見城市住民,邀約各方知友。為此,在開館前後,規劃「臺中文學.春光行腳──臺中文學館名家講座」計畫,邀請重量級臺中市作家到場開講,做為文學館開館的見面禮,獻給臺中市民。也期望透過作家與市民的相約對話,點燃臺中作家、臺中城市與市民的親密關係,通過與作家和文學靈魂的舞動,讓「臺中文學」的活體素,撒放成為春天的種子,滿城花飛蝶舞。
本講座計畫由楊逵文教協會提案,由《臺中文學史》(2015)撰述者楊翠、廖振富兩位老師策畫、主持;本次系列講座,特別扣合臺中文學史爬梳的經驗,從中精選出七個主要的文學主題,以幾個面向進行規劃,其一,臺中作家,講說他的臺中經驗與文學歷程;其二,臺中作家,分享他的文學與生活經驗、文學理念;其三,學者專家,介紹臺中文學的各種豐美圖像。希望藉由本計畫的執行,能夠讓市民朋友以最輕鬆的角度貼近臺中文學作家與文學作品,再次帶動臺中文學走進人群,在人群裡走讀閱聽文學感動。
場次
|
時間
|
主講者
|
講題
|
一
|
8/06(六) 15:00~17:00
|
路寒袖
|
走在文學的路上
|
二
|
8/07(日) 15:00~17:00
|
廖振富
|
兩個清水來的「抗日英雄」──蔡惠如與廖添丁的故事
|
三
|
8/13(六) 14:00~16:00
|
劉克襄
|
第五市場周遭的生活漫遊
|
四
|
8/14(日) 15:00~17:00
|
廖玉蕙
|
純真遺落──我的臺中城市記憶
|
五
|
8/20(六) 15:00~17:00
|
陳 雪
|
惡女的成長──小說家人生
|
六
|
8/27(六) 15:00~17:00
|
利格拉樂.阿烏
|
走過山海屯──我的生活與書寫
|
七
|
9/03(六) 15:00~17:00
|
楊 翠
|
大肚山物語──一個臺中女子的家族故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