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幕
時間:民國卅二年春天的一個黃昏。
地點:臺灣農村,林耕南家的前庭。
人物:林耕南、大牛、鐵犁、秀蘭、金枝、日警、兵事課員、男女小孩幾個。
佈景:舞台右邊是林耕南的草房前門,草房邊一棵大樹,大樹下一隻水泥桌子幾隻椅子。左邊後面通田園,前面通公路。幕開時,幾個附近農家的男女小孩圍在水泥桌唸書寫字。
黃:徐哥先,每次碰見你,你都是笑哈哈的,怪不得大家都說你是樂天派!
徐:樂天派不好嗎?整天憂頭苦臉的,有什麼好處?在艱難途上,尋找一點樂趣開開心,說說笑話開開心,那不是很可以提提精神,克服許多困難嗎?我國人民固然過得很苦,但民間有相聲這樣笑的藝術,不是很自然可以調濟我們的情緒,提起我們的精神嗎?
黃:對!憂頭苦臉……當然不好。哈哈大笑一陣,再苦悶的情緒,都可以一掃而光!對的。喂喂,你有什麼秘訣?我很愿意拜你做師傅,快快樂樂過這一輩子,請你收我做徒弟好不好?
徐:秘訣?……這倒要謝謝你啦!
黃:謝謝我?這是什麼意思?
時間:光復一年後。
地點:台北市郊林醉生家。
人物:林採蓮、母親、林醉生、媒婆、褚先生。
佈景:貧窮家庭,舞台中央一個枱子,枱子兩傍各一個橙子。左邊前門邊放幾個水桶、扁挑、鍬頭等。後邊右角後門。靠又墻一個打了一半的麻袋在架子上。麻袋架子與枱子中間一條長板橙,長板橙下面一個小板橙。
啟幕後片刻,採蓮與母親各掮一捆柴從前門進,把柴放在左墻角,入後門。片刻後,採蓮拿茶壺與茶杯出,站在枱子傍邊倒開水喝,擦擦汗,之後拿鍬頭從前門出。